??
沈從文著名作家。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)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鳳凰鎮(zhèn)草城(今沱江鎮(zhèn))。父名宗嗣,清將門之后,跟隨天津總兵羅榮光,后任科長、軍醫(yī),繼在鳳凰中醫(yī)院供職。從文原名岳煥,筆名懋林、上官碧、窄而霉齋主人、甲辰、小兵等,苗族,兄妹9人,上有一姐一兄。
從文4歲開始識字,6歲讀私塾,民國2年(1913),進鳳凰模范國民學校(今文昌閣小學)。少年時曠課看戲一天,被毛先生罰跪于校楠木樹下,受“勤有功,戲無益”、“人若自梅,而后人必侮之”嚴責,由此牢記“自尊而后人尊”之理,檢點言行,發(fā)奮讀書。民國6年,參加土著部隊,后在陳渠珍部任書記、司書等職。一日游保靖石樓洞與友人論志說:“世界上的事無論怎樣都應當老老實實地去學”。 民國12年(1923),從文闖北京,住酉西會館。民國13年12月22日在《晨報》副刊第一次發(fā)表《一封未曾付郵的信》,此時,從文在北京大學旁聽,博覽群書。次年,到北京香山慈幼院圖書館任管理員,后入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習目錄學等業(yè)務。民國15年,出作品集《鴨子》。民國18年始,先后在中國公學、武漢大學、青島大學任講師。民國22年起在北平編輯中小學國文教科書,民國28—35年任西南聯(lián)合大學副教授、教授。民國35—38年,任北京大學教授。此間,從事業(yè)余寫作,民國22—24年、民國35—37年編輯《大公報》、《益世報》等文藝副刊。從文寫作精神頑強,終日埋頭書案,常說“時間可以戰(zhàn)勝一切”。他的近500萬字的文學作品在國內(nèi)外產(chǎn)生重大影響,代表作有《邊城》、《從文自傳》等。其作品雖然也寫都市生活、城市各階層人,但主要寫家鄉(xiāng)水邊人的哀樂故事,被譽為鄉(xiāng)土作家。??
北平解放前后,他摒棄各方面的裹脅與勸告,毅然留在國內(nèi)。早在西南聯(lián)大任教之時,從文就收集西南手工業(yè)品,研究祖國歷史文物。1949年8月,沈從文由北大轉(zhuǎn)到北京歷史博物館任設(shè)計員,后任副研究員。他認為文物學“是實實在在的學問”,甘愿做“人棄我取”的工作。他搞文物編目和鑒定時,書寫文物陳列品卡片,字跡秀麗。他還經(jīng)常任講解員接待觀眾,講解不輟,無暇用餐,枵腹從公。觀眾為之感動。從文在山東任教時與江青有師生之誼,后江青顯赫,從文薄其為人,不與往來,為士林稱贊。1978年,沈從文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。方志大家傅振倫與之共事30余年,言沈自奉儉約,淡于利名,忠于文物事業(yè),以誠待人,為國家培養(yǎng)了一批文物工作者與專家。并贊他研究文物,涉獵廣博,文獻實物,多有新義啟迪后學。從文主編的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》,不單憑古代文獻、雜文、實物資料為信,而以墓葬出土的陶、土、木、石、銅諸人形俑和圖像、壁畫,結(jié)合文獻綜合研究。其文物論著約100萬字,其中1981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》填補了中國物質(zhì)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,被文物界稱為“不朽之作”。
? 1981年,從文應一些大學之邀赴美國講學,他眷戀祖國,心系事業(yè),急不可待地回來了。
1982年回鄉(xiāng)省親,返京后把積蓄的1萬元稿費郵贈母校。該校擬建“從文藏書樓”,他知道后謙遜地刪去“從文”二字。1988年5月 l0日,文星隕落。他無遺囑,家人按其生平好惡不開追悼會。
沈從文是國際筆會北京分會會員,中國作家協(xié)會、美術(shù)家協(xié)會、歷史學會會員,是中國著名的作家、史學家和考古學家。他從第二屆起任全國政協(xié)委員,第六、七屆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。
文章來源: 康輝整理 48147v.com